本帖最后由 江西老秘 于 2012-7-28 22:17 编辑 # G5 O! ^: z, }3 \3 Q9 u) g1 ]
2 \4 [9 W+ _; h7 T2 q9 a6 S( b网友问题:
, Z" `3 R d# I8 h+ j% w* H0 T& t( a- ]' X1 h9 _! `
文字基础好就一定能写好机关文稿吗?) c# K5 o9 R$ E3 M
$ b4 p" A: q, H老秘观点:
$ |4 U: r( B6 w6 _- P
i- o# K1 Z x, S文字基础好,不一定能写好机关文稿,只能说具备了写好机关文稿的条件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起草机关文稿固然离不开扎实的文字基础,包括怎样立意、怎样结构、怎样遣词造句等等,但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。作家、记者、语文教师们的文字基础好不好?当然好,但他们在其各自的领域尽可纵情发挥、占尽风骚,却未必能写好机关文稿。这是因为,机关文稿有其独特的性质、特点和作用,起草机关文稿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要求,如果把握得不好、不准,即使你驾驭文字的能力再强,文章也未必能对得上路。而这种“把握”又非一朝一夕之功,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、实践和积累才能完成。为此,有必要将机关文稿与其他文章的特点作一比较:
8 A! @/ |& ^ J- _9 I; ^
p: [# J% r* ]/ z' b& B ——作用不同。顾名思义,机关文稿是为领导活动和社会实践服务的,或作为决策的载体,或作为上呈下达的纽带,或作为工作实践的书面反映,因而具有较强的政治性、政策性和指导性、实用性。比如领导讲话和文件的作用,就是对某项工作或某项重大活动作出部署安排,调研报告的作用,是反映情况、分析问题、总结经验或教训,为决策提供依据。而其他文体如文学作品、理论文章、新闻报道等虽然都是为现实服务的,但都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,不可混为一谈。$ j. f# G: E# v. h
; ]$ s; m/ Y" ]! z, E! V( }
——表达主体不同。机关文稿虽然由文字秘书执笔写作,但不能夹杂个人的感情色彩,不能由个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,而必须按照领导的意图,站在一级党政组或一个部门的角度想问题和提出问题。当然,个人的思想觉悟水平、是非观念和好恶爱憎,会在写作过程中有所反映,但最终都得纳入正确的轨道,即充分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在政治上、立场上、方向上与上级保持一致,而不可能也不应该有个人的完全“自由”。退一步说,即使你在文稿中掺杂了某些个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,领导审稿把关时也会给你改掉。其他一些文体就不同了,文学作品可以直抒个人胸臆,学术研究意见可以坦陈一家之言,个人的情感和见解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。# n/ V2 m( q: {) d" p3 g: P5 O7 l
# Z6 o: \8 ^ T+ |) }
( G6 k! m# @/ A# L
6 T6 q$ V' c) ]8 ]$ `/ c) ] 把握好机关文稿与其他文体的种种不同,我们就会明白:文字基础好为什么不一定能写好机关文稿,同时也明白下一步该怎么做了。这里不妨再来点形象的说法:如果说文学是一个爱说爱笑爱哭爱闹的任性女孩,学术文章是一个一边咳嗽一边对真理穷追不舍的倔犟老头,新闻报道是一个擂着鼓吹着号到处跑来跑去的精壮小伙,那么,机关文稿就是一个表情严肃、不苟言笑、挥舞着令旗叱咤风云的将军。这种比喻未必恰当,我想说明的只是:文字必须适应不同文章的不同风格,这就同人们穿衣服一样,不同的人须用不同的尺寸、款式和颜色,否则就会显得不三不四、不伦不类。摘自谢亦森的愿你成为大手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