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有一些同志和我探讨如何写好总结问题。这里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,试着从方法的角度谈谈怎样写总5 ]9 m' j0 q6 `4 z
/ k9 L# q: Q d4 A7 \1 ^- J0 o结,一孔之见,不揣冒昧,抛砖引玉,只为促进交流,促进工作。善于总结会受益终生。概括来说,要明" }/ E! c3 u7 A
; G2 A+ U5 E& w白意义、懂得方法。要弄清范围,把握主题,合理结构,注意全面,突出重点,反映工作,精选材料,精
3 S- \: q* t9 d3 U$ {$ ~7 J& z8 l( g, ?
炼语言。
- V* V- B/ I4 t. V1 P
8 `0 e6 V6 T3 v(一)明白搞好总结的意义,端正认识
/ a% [2 n2 k; Z" D+ U
, q% J( z/ z& }" s5 B, ]3 c0 M总结是对前一阶段的全面回顾、检查、分析、评判,从理论的认识的高度,概括经验教训,以明确努力方
/ a, R$ q. r. x0 n% ?- |* r$ p. M* @
4 Y. n9 E: @" u3 |向,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常用文体。通过总结,人们可以把零散的、肤浅的认识上升为系统的、深刻的理
, Y% Q9 I9 t8 l2 i- {* T: k7 q) F# n0 B& O3 S
性认识,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,以便发扬成绩、克服缺点、吸取经验教训,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。
4 {2 h9 S8 o% w) F3 G$ r: Y) G; c* q$ c6 C( m2 I) ~3 k
毛泽东说过:人类总得不断总结经验,有所发现,有所发明,有所创造,有所前进。可见总结是社会进步、$ [) S- B) J: w$ G3 J% v
# c; ]' A2 ~8 G4 K+ p, S! B1 l
人类发展的重要一环,是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的一个步骤。总结的作用---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环节;寻找9 F# A! g, S7 N5 k
9 C' H: ]8 ~8 V2 v' N
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;培养、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;团结群众、争取领导的重要渠道。总结的特点---
t& @2 i2 K, g' m7 P- b0 c+ ~4 x4 |6 f0 H
客观性(对过去工作的回顾和评价,尊重客观事实,以事实为依据,内容实事求是,事例、数据可靠);
. [$ E0 w- m6 U/ |: t/ T: c7 A& s5 M3 C* Y, x; L& ]& N. R
典型性(要对成绩高度概括、归纳外,还必须从理论的高度总结概括经验教训,得出一些规律性“基本、
; H$ ^% l3 B- c( @ c: |# ]- P2 [1 I* d4 Q1 y; d
突出、本质”的认识和启示);指导性(总结过去工作的成绩与失误及其原因,吸取经验教训,指导今后4 K' H8 l: q# J' d8 J
Y; T2 ?6 c( I' Y7 |/ u工作);证明性(总结表达手段是被动的,用自身实践活动中真实的、典型的材料来证明各个判断的正确0 B# t& C0 E/ [4 h5 [( J$ D
# ~( x7 v+ h4 C' K( T; F' ]性)。基本目的---为今后的工作理清思路,指明方向,找出对策,鼓舞斗志,调动士气,少走弯路,提高
. A% j) O1 v7 k& `% @, {
: W( [- {$ g, p1 F; ?- ]: _. i工作的质量和效率。不光为自己,也要为他人。可以说,总结是人类不断前进的法宝。
! c* D% G% U' F7 c: i6 [5 j/ S1 \5 F& h4 x# Z1 y7 S0 y
(二)弄清需要总结的范围,准确命题
. c i4 }, P+ }
( h3 A ? g6 v" W; N- B总结范围,是指总结的具体指向。就是说一份总结材料,它所反映的只能是一定时间、一定空间、一定范3 p1 f8 C0 C! }# E1 V) X) {
/ `3 ~& ~8 G3 ^9 ?! s% F) o2 C< DIV align=left>围内的人和事。从性质角度划分---全面(综合)、专题;从主体角度划分---单位、部门、个人;从时间- c- K; M: b+ e1 _# O
0 w# P+ m Q( p/ k. ?角度划分---月、季、半年、年度;从形式角度划分---报告、汇报、小结、检查;从内容角度划分---经营5 g: C/ T* w. G$ n# O1 g7 c
/ m! T: d( t2 a p) `
管理、党建工作、综治、双拥等。要根据“命题”要求,不能乱套。一般来说,单位总结、全面总结、年
& E: V" N% T- D; x
. `' c ^+ @) v3 x) A; T度(甚至几年)总结、大型总结,无论从篇幅的长度、情况的复杂、材料的丰富、观点的提炼、经验教训- ^" h1 N+ S& o! l0 J) T
+ U. i. g a, j. E
的分析,还是今后工作的安排部署,其要求都要高于与之对应的个人、小结、专项、短期之类的总结。因+ v9 x# R2 x/ \# r+ |3 ~. Z) }- |
$ {* I8 }' T" O6 Z1 ~2 G此,有必要受到更多的关注,下更大的功夫。常见的问题,有的对主体把握不住,时而单位,时而个人,0 x3 f/ o) B' f/ ? T" [* B
; z; }/ D% [: H) }& w
时而他人,来回串岗;有的对总结的内容把握不住,全面总结不全面,或者面面俱到,一盘散沙,抓不住' [! T8 O* Y% ~7 q
& ~# l5 o" S' u, ]重点,抓不住要领。单项总结太淡薄,几句话不痛不痒,雨过地皮湿,不解决问题。或者东扯西拉,张冠
8 s% @7 V4 O- u+ P% c9 z& L1 S8 D; e! Q
李戴,没有围绕工作的主题来写,事倍功半。有的对小型总结掉以轻心,简短而言之无物。大型总结最缺9 ]4 K7 O: \- U4 M
& [1 \+ Q# ^. O; e
乏的是宏观把握能力,把握不住主题,回答不了事关全局的问题。包括观点的提炼,材料的取舍,经验体0 B, E8 t/ Q R! `- _& P
3 O- W- L+ x0 k' r5 C R1 s
会,问题原因,今后工作部署的重点把握。对于时间跨度较长的总结材料,容易出现忽视往年工作和过多0 U9 f( m- ?/ J
! `; Q# C# X4 U0 _! L
述及往年情况的问题,应当是篇幅上相对侧重于现在,兼顾过去。近期总结,有的觉得无话可说,惰于思- u7 o( _0 U2 V0 ]* A) ?$ {
8 A, ^; {) k) ?7 U% u0 A考,常常轻车熟路,把过去的、人家的某些例子某些话照抄过来,流于俗套,失去自我。
4 D* w+ k$ d/ R/ x- k! j- e. G5 j! o/ Q. |6 M6 T; o
(三)确定总结的基本思路,明确框架
8 w7 d3 h- _5 O( B1 O, a' O4 u
L$ c- F9 M0 T& b) Q" _/ l5 a+ {总结的文字格式,总结由以下五部份组成:1、标题;2、引子(前言);3、主要工作情况;4、收获体会;
8 P: ~, F0 L3 T" v$ b1 J: [ I* T7 b C: ^) n* K
5、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。其中,主要工作情况、收获体会、存在问题等应作为整个总结材料的主要内
. ~9 u# J2 t8 ~4 j
7 z0 U7 t- B3 g# h, u, B ~* m容来思考。在具体行文中,因事因人而异,结构样式、语言特色会有所不同。总结的文字要求,要客观、' ]$ W/ J) m3 H0 s( W
$ Y$ @" O* Y, ]3 A2 ^; T2 b
准确、简炼、规范、生动、信息量大,根据要求,控制字数篇幅。
- R: M( W- ]- o( e
2 l$ c5 U; ?0 H, U* Q0 O; H首先要构思一个好的基本框架。如何结构,写几个部分,每一个部分的中心思想是什么,写几点什么内容,4 \1 ~3 o7 M! T" t; t+ t8 m
6 H: D& x/ V$ e1 {2 X) Q主要用什么材料,解决什么问题,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,要安排设计好。常用的总结归纳式(综合式),1 c# a5 W2 d5 K" K8 c+ h* u
4 `4 u1 N3 y: H# w0 b/ M& K' q& Y$ n( o就是把材料概括为要点,按一定的次序分为一、二、三等条,一项一项地写下去。这容易条理清楚。分项/ ^1 C0 H: b. _ W5 x6 M6 {
$ J5 x; u% r) N* Q. r式(直叙式),就是把做的事情分几个项目,一项一项地写下去,再归纳出经验、问题三个顺序写下来。
" O/ W: u' G( R- e6 W: C' A+ @5 r3 R/ X
这种结构单纯、易学。漫谈式(经验式),即按照实践经验,把自己的做法、认识、体会慢慢叙述出来。
6 c" Z) z. K4 J. z# i
+ \, i( A$ Z8 c& x, b8 E这种方式多用于经验总结或报告。
5 f. T5 v* O5 `6 u' [+ F
; K$ v. l7 v9 n3 S# q& d" P其次要制作一个好的标题。主标题的基本要求是:全面概括,突出主题,准确定位,催人奋进。各部分次/ Y( W8 ? T' Z& Z" U! |" T
. q. x1 b3 r. Q5 T4 r! c标题也不可忽视,次标题是对每一部分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,它们共同作用,用来揭示整个总结的主题。( ~" J2 {* t. {3 z( i7 H
$ o. M( f- ~1 h9 ?$ Q8 E! m* U因此要精炼、深刻,准确概括所属部分内容的本质,使人一看标题就能大体明白这一部分的基本内容,而' Z. h0 A: K% V
9 _" l* ?# Y% @6 B' a* a
且标题之间要相互呼应,构成内在的逻辑联系。4 _; I+ h) J4 h: @
2 j" x( U! a! T6 f
其三是要占有丰富的材料,亦称素材。好比高楼大厦,要靠一砖一瓦。缺少砖瓦,建不成高楼大厦。这些
4 L9 @2 Z" t" L, D {& u& {9 Q+ q) W3 u5 D
素材,应该是工作过程中实际存在的,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能够得到的,不是道听途说、胡编乱造的。对材
% T9 R9 U6 E$ s. K1 r! } [" w" U' p
料的要求,除了真实,就是丰富,韩信点兵,多 多益善。实际上就要求作者深入工作生活实际,深入工作
7 s1 ^. g @- |* r! U# R5 {
3 t* X- }2 t3 C; p- l5 g4 ?4 ]一线采访调查,大量占有材料。调查研究做好了,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,你的总结也就“手中5 _* V& g9 l! K, N5 H
# D" B. g% U+ _0 x! g) w有粮心中不慌”了。, x5 T: }, J; `( J/ `+ y8 \( h
2 t9 A' B7 k0 V, B$ j6 G9 A! `其四是要使用简明生动的语言。用通俗的语言,简明的语言,把事情说清楚,把道理讲明白,这是一种反
0 ~0 `; u1 J# p1 L1 M9 d0 u" G( k9 k; l
映表达(写作)能力的基本功。在此基础上,辅之与来自民间和基层群众的生动语言,进行加工创造,使) o; a* e4 _. c n9 b
( j- f& M& P) x% {: Z; _) K3 y* }
语言文字更加生动传神,更好的表现总结的主题,那就会为总结材料增色不少。我们看到,好文章总是十. x; n8 q/ c5 H7 Z
% l6 F* n9 u5 T2 g8 ^分生动,十分感人的。当然,生动语言要靠平时注意积累,临时抱佛脚是勉为其难的。
2 T: F: ]/ s; {( s/ o5 {8 `, O$ R! Z7 L' O% U/ K9 [9 b$ b
其五是要排兵布阵,完成写作,形成作品。把结构设计合理,把主题把握准确,把材料丰富在手,把标题
" @" u/ X: n$ \$ k# Y* c b; v" h
5 g6 o. Q2 \& b& |4 ~5 _安排恰当,把语言凝练到位,这还只是做好了总结的准备工作或前期工作,好比大厦有了图纸,准备好了
E- ~- }) y& Q4 k! C7 q3 R4 I* O% N2 j8 T+ Y8 K0 R0 ~: G
原材料,但这并不是大厦本身。要让原材料变大厦,还要充分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,创造性,依照一定
% x" U# ]; z5 ~% J2 X
6 \4 C/ X4 T5 o5 V) z6 K之规(总结的内在要求),进行生产,完成建造,这才能够形成产品(作品)。生产--建造--写作,这是. w. C* `* o5 A. `
! D: o$ b4 d% r
一个工作量很大,很费神的劳动过程,也是一篇大文章,难文章,不易做好,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。
$ {* g9 ?9 \; ?( q+ _. t. f! u( U" B3 u% j1 F; |7 b
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,对于怎样搞好总结说得头头是道,轮到自己来写,就会遭遇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$ H% x. p, V& }7 z9 v' E5 S
: J4 o. B( \: a) n
尬,总觉得才思枯竭、难以为继的原因。因此我们要有艰苦磨练自己的思想准备,不要指望今天似乎明白+ a8 X: U& s# C& C
9 s/ O0 Z& h+ F
了总结的要领,明天马上就会写出很好的总结材料。但是有一句话是真理,那就是:勤能补拙,功到自然
u: Y! h) e0 Y
1 X" G+ j+ X" p成。惟有多读多思多写,才能拿出好的作品。
4 N; |' Z; H+ d; ]$ L' I5 d. N7 z
2 s1 Q0 |4 B* ~(四)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,全面客观
~8 p" K5 ^0 N5 m. j; c9 m7 L
总结既然是为了找出成绩和问题,吸取经验和教训,以利再战,就有必要对过去工作进行全面回顾,不能
# C4 G5 K9 f5 m
9 n# C j0 W! i0 ^0 `9 H顾此失彼。所谓全面,一是指基本情况、成绩问题和经验体会、今后打算,这几个重要的方面,都要进行
! b$ r& A9 F5 A+ W
( @3 w# }5 [: V! O% Y" N3 u$ w概述,一个方面都不能少。少了就不能算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总结,就会失去指导工作的意义。二是指上) x' W3 T) T2 b( u$ ~ X: }+ Z. }
n. [0 g+ W1 u. I述各个方面,每一方面自身的内容,也要全面反映。要对基本情况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反映,就要回顾当% {' M6 _( t7 W. T4 }
3 u$ O; K' [" [' W; D5 n. [初的打算、决心,碰到的困难和问题,采取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,取得的成果--业务效果和社会效果,& r! {3 w4 d7 H: N2 S+ v
5 [3 x. |) J0 @8 w! q0 w各界的反映,对发展进步的意义作用等。分析问题,既要找出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,又要分析产生这些问5 B5 f9 S8 r! R2 n
' H% U$ V" | F( B题的原因。需要注意的是,全面总结,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,面面俱到,都用同样的篇幅、同样的笔墨去
$ J8 {' n9 J$ w7 R1 l. c. M
' j0 t+ F' K" r5 c; K反映。相反,必须有所取舍,有所侧重。就是说宏观上是全面的,微观上是有分寸的。
4 A5 r6 a+ P' \3 b& {4 }
. ~$ |! r6 D6 o' Y6 C! G(五)必须抓住工作的重点,详略适宜
# K8 D7 o2 H7 n+ V& d$ Z" n; U; N% s+ z) p
平铺直叙,面面俱到,没有重点或重点不突击,如“大而全”。就是文章的柜架大,所做的事情说得全;
* V) O. A- Q g8 F; M# _
6 T# ~/ h# `' h“主次不分”。就是平均着墨,该详不详,该略不略。“流水账”,全过程,只写“干了什么”,不写“干' g% V V7 I9 J* D, c7 e' Y3 [
7 \7 Y. }& [1 R( ]0 b; ?- Q得怎么样”不作分析,平平淡淡。
, e6 ] h1 p- S- a1 M& M- g; n5 o* ?& F+ A2 O
事无巨细的总结一遍,是毫无意义的。常见有的把总结写成了流水账,有的写成了万年历,有的写成了杂
6 @/ h- ^! k* w5 a* P6 a$ n# q& T& ?% Z7 R
% t8 j# c4 a1 @ ?3 k+ R货铺,人们听了读了以后,感觉乱七八糟,不得要领,这是总结之大忌。人们的时间精力有限,必须抓住
" m& E% z* C) N, B8 r1 D2 @8 J8 Q+ ~- z2 W6 |8 g
最重要的工作情况加以总结。所谓重点,应是这些方面:单位的基本职责任务,上级部署的重要工作,有+ L. B; p& F8 e' c# s
" I3 I$ r3 x" h5 J# Z0 R% j! J/ p- ]
关生产经营和职工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,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的处理,付出精力最多、倾注/ R L* g# c" w# V; d
1 E: _% ?8 }% ~$ f4 r4 @+ g
心血最多的工作,你的得意之作,你的最大忧患,你的最深刻的经验体会,你的决心和希望,你的具体计6 E" u& C5 e- v% w, m
3 U A6 ?) y' O$ T8 E
划等等。可以先把它们罗列出来,然后你就紧紧围绕这些你最爱最恨最牵挂的东西,去展开叙述---重点总
& I- l. m( Q! }5 K; P2 I
$ b* C! ]1 c- M, M, H结。就企业来说,经营管理、企业文化、业务拓展、产业结构调整、安全生产、职工素质等是综合性总结
& y1 S4 v3 w- D+ m! `* |7 g6 [ l0 Y: j+ f
重点。综合总结中,有些事情,虽然不是经常性的职责,但在某一阶段,却成为了中心工作,使用了大量
" ?, G6 u. O- a J2 i( v8 h6 W& K3 Z
的人力物力,取得了相应的成效,有必要进行总结,就要花费一定笔墨,认真进行总结。有一些事情,做. {7 m6 v7 e- b
& O" r* l5 v8 a5 e4 u的也不错,但与工作主题相去甚远,或鸡毛蒜皮,意义不大,说了会冲淡主题,则不必多说。总之,重点( `5 v( j" o. m+ g; n: `8 z& {' I w
, O& d2 x& I4 P& c) a! t
--应该做的,受关注的,费力大的,倾注多的,有影响的,特想说的那些事情。同时,一定要注意,这些
# D4 E! K6 D5 D; |# r; c; \6 S$ M6 b" g1 g# N8 E A
重点,要贴近时代,贴近生活,贴近群众,与时俱进。如何突出重点,要掌握详略适宜的原则。一是实则详,
5 p8 c) |3 v) G, ]
5 u$ h2 w4 O3 l6 o虚则略。二是新则详,旧则略。三是特点详,一般略。! X: `& U) z2 ^ P
$ K$ W7 E8 r. f: p& G$ V9 `
(六)围绕中心选生动事例,紧扣主题; u/ C; A0 l/ m, g
5 B& H- x Q4 L
材料积累是写作的第一步,但并非所有的材料都能进入作文,这就涉及到了材料的选择,简单地说,“选
1 C. l' W# q$ B) k
o' J- S2 @8 y2 v择材料就是从积累的素材中提取文章所需的部分”。即要选择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,
: [: ^. n$ Q# S8 e) @+ c6 [' y. d1 E' i' _
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,也会使主题更加鲜明。那么选材时都应注意哪些要求呢?; _! u3 O4 r( m3 T/ f6 K
" J" p9 j, U) ?% U, M |0 g
就是要围绕中心选材,做到选材准确,抓住中心,围绕主题,选择素材中最有代表性的材料。 p; R0 e1 Y7 P) y* `* l @. p& H
9 P4 w1 j9 q' ^( A: j. B2 s% b例文:《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东方新港——记张家港港》
7 U- u8 U9 {' M+ J* y: }* B5 O8 z! A) g1 k0 I* m, |. J
张家港港——近年来崛起的长江三角洲的新兴港口,现在已经为世人瞩目了。它从1970 年投产以来,已& G6 \; u# ^6 v7 O6 S- K) \
* N7 [7 I& J& J: @6 a' J
经同世界上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四十五个港口有货运往来,1985年货物吞吐量为三百四十多万吨,集装箱吞) X/ Y; a& c/ }9 \
- x7 c7 [3 t( \' x吐量跃居全国第五位。一个六十年代的渔村、渡口能在短时间内建成一座东方大港,并作出如此成绩,与5 @& L0 ]5 T$ C8 I/ t
/ n8 I# A2 n2 d/ a港口兴业中的开拓、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。我们在张家港港听到的,看到的,感受到的一切都无不透出港
n5 |1 p. t7 E, g4 J0 V
( n7 v# s; n9 w; K4 `6 M口的创新精神。
, A7 K( a! a3 ^! {2 R6 L$ G0 F$ V/ T' I v3 N2 z. n) h
五个“第一”就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。
) A8 D0 F% I; I7 N& x. x3 E( Q$ }% P1 Y) I
首先,张家港港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外轮进入内河港的港口。
/ ]) H }, x1 D' r5 _8 U6 l& \* Q3 u
第二,第一艘外国滚装船——日本的巴拿马籍轮船于1983年5月7日在张家港港靠岸。这在国内是前所未
+ Q- ?& M O1 h1 f! P8 l' P L2 F0 T1 G. i9 `2 R+ r2 l
有的。张家港港在领会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上,勇敢地作出这样的抉择,坚定地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,使
% Y. d5 c1 d; h5 w, L
3 h# d& |# W/ u R( r港口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。港口对外开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起到了为上海等大港分流的作用。这
8 u- H0 G; i$ @. u2 d, I1 W% c: a
9 E g ?7 J7 h2 M( X样,既搞好了与国内港口的联系合作,又加深了与国外的交流。
8 V$ t5 _1 t( {' I
7 Z8 I" _6 K9 x0 k第三,张家港港是第一个浮码头运输集装箱的港口。我们参观了港口的集装箱公司,那里堆放着花花绿绿9 g$ U( a2 w" [- a2 n+ Y$ u
% }5 W6 {5 L+ s& ]9 T9 q5 F( A的集装箱,有20吨级的,有40吨级的。集装箱运输能提高运输效率。原来那种散装的运输,轮船要在码0 ^: }4 k2 m, N0 O) S' e
4 e. \4 T l4 Y7 h3 h5 t
头停留八九天;现在集装箱装卸只需一天。另外,集装箱还能节省劳动力,减少货物损坏,减少污染。浮
) W+ S9 K, A& A6 v J, V2 ?7 s G9 s# L1 w7 H
码头运输集装箱难度很大,因为码头是移动的,张家港港知难而上,在这个项目上夺魁,这是他们创新精# ^) {4 h. N) Q
2 _% ^' ^) u- K神的又一点表现。( D7 ~+ I0 A2 D9 q! [& L9 w
) x# a) s1 w* T 3 s4 W# ^5 \0 @. c- {5 g
' T# D% N% j; g+ @4 V
第四,张家港港口是第一个浮码头停靠35000吨级外轮的港口。
% A4 C0 G" M8 k. H+ H" p( [7 z; P" O9 D% V* e# Q' z8 E
第五,张家港港的水上木材运输速度居全国第一。" J8 E9 i$ e2 p# F" ]
X/ y& t- c) _五个“第一”的桂冠就这样被张家港港摘走了。当然,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国家的关怀分不开的。张家港
% |2 P( ?' I: f! p2 g$ h- t. M) {. K w# Q6 k/ H& t' q
港地理环境优越,但更重要的是张家港港全体职工上下团结,同心协力地结果。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为了把0 }5 S8 ?8 b. A$ }3 t. j
9 d0 g0 V- K8 r; o' ~, W张家港港建设成港口群体城市,因此,他们不甘心停留在现有的基础上,他们要不断地创新、开拓。张家: G+ G! }* w8 |* T% X0 f
' D1 ?1 l: z# i/ r! N' _! v港港五个“第一”是近年来张家港发展成果的结晶,张家港港从一个荒滩发展成现在这个新兴港口,离不+ z! ]/ P2 m& k+ O( {, v# c8 X: g" s0 W
h' j4 E5 V8 y% T e
开它本身的努力,更离不开改革开放精神的指导。港口好比一个窗口,一面镜子,它照出了改革开放是国% t: M1 f; {! b2 R
- _1 V9 }: j, x0 H家必然采取的基本战略。愿张家港港——这颗黄金水道上的明珠,放出更耀眼夺目的光彩。(1988年江苏9 v* b& }; L2 x8 W9 p/ }
" V! y$ `6 T5 E( ?
省优秀作文)- m* A% T2 l+ c k; u5 K
5 e r5 o; E& ?, e" Q! T- U
作者从张家港港获得的感性材料是丰富的。“创新”则是作者最初的、也是最深切的感受。文章选择五个7 c7 i* G }3 N3 P9 c9 U
' K1 l9 u7 r8 z. p# x
“第一”,作为记写张家港港创新精神的基本材料,让人信服,令人振奋。较好地做到了选材围绕中心,; C5 a S# o9 p/ p" G7 B
p2 K# I. P& E: ?; i. Z" S
为主题服务。
" N5 r$ i( x5 {; ]- @2 m$ W
1 G0 U7 D4 l3 b' }我们都有这种体会,有时人家讲了半天道理,我们不知所云,而只要举一个例子,就会豁然明白。搞总结
6 y B. V- M# ]" O8 o- O, }( ?5 `$ |' q3 e
也是一样。总结材料多使用抽象概括语言,看起来和听起来不如看小说听故事那样引人入胜,不容易给人
( [% R8 I6 k* c! i! l2 w
& @6 r6 F. U/ p留下深刻印象。又因为总结材料一般比较全面,故篇幅也比较长,看和听的人常常感到很累,这会削弱总! m) N, K9 e' D4 _5 a
6 r7 Z, ]. m3 A) D* O+ Z6 e* F+ S结的作用。如果在材料中适当加入生动事例,情况就会大大改观。事例说明观点,观点联想事例,二者互2 @! O4 `+ V' g2 |/ G: ?1 a1 S" l; b
! e# f) c, ~4 Y: z. t6 F4 l补,相得益彰。生动的例子才能加深读者的印象,为总结中的观点增强说服力,也会加深自己对某些问题# I3 p1 d$ l/ b8 \
. Q$ `* J" u- R$ N; G1 `和观点的理解和记忆,为今后的工作留下一把思考和联想的钥匙。生动不是猎奇,不是编造,不是拔高,
t! D* Z' F( W7 d% V+ w+ N0 a4 H& E5 e& X. h
而是来自于事例本身的鲜活。加入生动事例,实际还是用事实说话。当然事例也不一定是绝对的个案,可
# X4 T6 @+ J2 A
1 Z" [) l+ w5 G' w) s以概括叙述,把几件同类的事情集中起来说,或使用一组数据,或借用外界的有关评价,来反映一种现象,
8 L. a, [ a3 g" {+ L( e/ G, ?5 x8 x- \0 d
进而证明一种思想,一种观点。这是总结材料中的亮点,不可忽视。但是一定要注意,事例要精选,语言0 S- P/ N) e( s1 P/ @2 Y4 e
8 X+ E5 s) M- A4 G要精练,勿过多过长!
; o( Z% ~; I! }; s) `
2 a6 I h) r7 l! P! G/ }# [* Q(七)文章要有自己的特点,彰显个性
; F. J9 T% P" L* ]6 v: `
1 u4 U+ B; L, T* j这里所说的特点,有三个意思:
, i6 e; d8 ^& {& j; V: w ?7 h
* y7 X2 ^9 I1 o( l) g7 a7 D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