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目前已发布的面试公告信息,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大部分招考单位的面试将在3月上旬进行。对此,记者特别邀请了中宜教育国内考试研究中心教研组组长戴斌老师,对2010年国考面试的命题热点做出详尽分析。 文:记者李琼 图:新华社发
8 z" g/ K7 {4 m% t 热点一:央视春晚被网友批评“植入”太多广告内容,对此你怎么看?
$ V( u( n b, z% T' |9 K 回答要点:网友的批评并非坏事。问题的关键在于,文化产品的第一属性应该是“文化内涵”,而“商业因素”才是从属地位。如何吸纳商业资金为文化事业服务的同时,保留文化的“纯粹性”,是一个值得所有文化工作者深思的话题。
" Y$ q3 {6 n7 ^ Q7 D 热点二:海南准备建设“国际旅游岛”,消息一出,海南房价飙升,对此你怎么看? * K3 }% I0 O1 T( T
回答要点:“国际旅游岛”概念的提出,确实有利促进海南的经济发展。但目前海南房价受到部分投机者的炒作,使房价脱离了正常的价值轨道。对此,国家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强金融调控,防范风险,另一方面也要引导群众正确投资、规避风险,并加大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的建设力度,保障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。
' P7 c0 a2 H: O& _0 j) Q3 ]) b) w 热点三:目前,部分地方监督部门将官员的生活细节纳入反腐视线,对此你怎么看? ( J9 \3 q7 v% [1 I2 ^9 s6 c. M8 l
回答要点:此举有利加强对“公权力”的监督。但目前的相关监管机制缺乏强制性和可执行性。对此,应通过立法制定、完善具有可执行力的责任追究机制配套施行。
! N; r6 @: {8 l9 @8 G5 X$ s 热点四:目前,有领导干部呼吁民众在节日里多穿中式服装,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对此你怎么看? ) Z( Q0 H9 j/ Q' y5 \
回答要点:在节日里穿着中式服装,可以弘扬传统文化,值得支持。从另一角度看,官员的呼吁也折射出在外来文化及通俗文化的冲击下,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被极大挤压,这需要政府更多地通过各种渠道宣传,让传统文化重新回归。
& N6 \: d: p* A0 l4 n# e5 p 热点五:今年许多地方开始尝试推行“火车票实名制”,对此你怎么看?
( @ A. q/ j6 \; x1 a* Z5 x 回答要点:此举一定程度上有利缓解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的矛盾。但春运紧张的根源是在于“旅客高峰”与“有限的交通运输资源”间的“供需失衡”。因此,除了推行“火车票实名制”之外,还应多渠道提升运输效率,同时,加强引导,改变人们的出行风俗习惯,实现“错峰运输”。 : }4 R ?6 u5 b7 O
热点六:一些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拟在未来停止招录应届毕业生,对此你怎么看? * I0 V. @6 Y# i y3 Y2 R+ q; i$ C l
回答要点:此举一方面有利选拔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公务员,另一方面有利引导大学生先到基层就业,缓解就业困难及基层人才缺乏的矛盾。但也会把一些优秀应届毕业生排除在公务员队伍之外,而不利人才选拔的全面性。对此,可参照广东的相关政策:省级机关等综合性岗位可优先录用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;基层公务员岗位,则继续招录应届毕业生,从而实现“双赢”。
! E0 ]7 v8 P0 a& f( q 热点七:有专家学者提出用“手机实名制”来解决“手机涉黄”问题,对此你怎么看?
5 |3 O, k: {( B) Y* z# q) f 回答要点:此举增加了诈骗或其他电信犯罪的成本,同时可查处和预防大量号码被销售到不法分子手中。但执行难度较大,可考虑对“非实名制”的手机号码关闭短信群发业务,从而遏制犯罪分子通过“无登记”的手机号码群发“黄色短信”。
- e: `/ ]: z: V& s' R5 _ 热点八:有地方政府专门设置“网络发言人”以回应网民的声音,你怎么看? 8 G$ @$ v& h" X
回答要点:此举一方面可以规避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网民“误解”,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,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更多地聆听民意,完善政府的各项工作。
1 I9 h- S* ^( ~3 r 热点九:国务院法制办发布的《个体工商户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,使流动商贩将获得合法的“经营执照”,对此你怎么看? 8 e+ x- j- Y* q8 p. P
回答要点:此举体现了监管思路从“堵”到“疏”的转变,有助于鼓励弱势群体自主创业,也有助缓解城管部门与流动商贩间的矛盾。但这将极大提高“城管的执法难度”。对此,应完善并明确相关的“执法及管理细则”,在保障商贩自身利益的同时,也应为管理执法提供法律依据。
+ F3 V4 M( ?2 {- _+ E( t4 N* s 热点十: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》出台,规定“个人代言虚假食品广告承担连带责任”,对此你怎么看?
/ a% W t" W7 s, p R/ y7 Z 回答要点:首先,现行法律下,任何人(包括明星)应对所代言商品尽到“审查”义务,如果不辨真假就“盲目代言”,理应受到法律制裁。其次,要科学界定“虚假广告”,应该有更科学也更客观的标准。再次,法律需要进一步明确化。(记者 李琼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