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 [. \. F7 v/ z5 v0 R. F3 B
' q0 d7 K" P1 k) [二、发展现代农业
% O8 _ W5 y5 G4 W9 d4 f # N/ X" u6 y/ x) H
1、背景链接
% g1 R. B% T5 `5 R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明确提出,在工业 化、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,是“十二五”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。 % g1 y% L% O1 D4 ]( T" U
发展现代农业,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、繁荣农村经济的首要任务。近一个时期以来,各 地区从自身实际出发,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工作,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,农业农村 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。 & i- u2 f) Y" t0 [! l
2、问题概括 农业经营比较分散、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、农产品结构不合理、农业效益低,总体农业
( a" {! E% v- v, w基础仍然脆弱。 $ p4 F7 J* e8 E1 c! I' d
3、面临困难 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,难以吸引资金投向农业;社会上的资金多数投入二、三产业,这 ; _" a8 N1 Y% Q7 W3 d2 R
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。 二是有的地方往往是以牺牲粮食生产为代价发展现代农业,显然这与确保粮食安全是相 , `, S2 N; ^: X$ } x1 A3 P
矛盾的。 三是我国农户土地规模小,农民经营分散、组织化程度低、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
- |, A# X. C2 \3 R较弱。这是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、集约化经营必须面对的问题。 四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素质较低。目前,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不断增多,从事 5 B( T V D# v, R9 W/ M
农业生产的绝大多数是老人、妇女和未成年人,这远不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。
" i" m' j% {+ U- q6 `4、有利条件 一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巩固和不断完善,极大地保护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、创 6 ?7 c9 p2 o6 V# F3 c; Q# [4 B& r; {
造性。 二是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,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。 三是中央强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,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日益完善。 四是大量农民转移进城,为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,也扩大了农产品的
7 o+ c% s! t$ a市场需求,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空间。
4 i- x$ ]& o( {* Q3 `! J5、总体思路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,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坚持工业反哺农业、城市支持农
6 Q% G: B+ l% n, ~/ K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,,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,保障国家粮食安全,增加农民 收入,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。为此,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。
) |' j9 b- V. s" M7 u一是坚持在城乡统筹中不断夯实农业基础。 二是坚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。 三是坚持把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作为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。积极推进区域结构、
, n- [ S4 ^" Q: Q3 D% @2 N产业结构、产品结构调整,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,确保总量平衡和品种结构平衡,确保农产 品质量安全,提高农业效益,增加农民收入。 6 `/ x$ B# i% k9 U* _
四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不断提高标准化、专业化、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。加强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,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,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, 加大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,促进资源高效永续利用。
! u* V! Z/ Z) R" i五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,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。依靠高科技改造传统农业,
! y8 H) O$ w6 |: h: p v
; o4 ?2 U" y4 T用先进技术装备农业,大力发展现代种业,培育优质、高产、安全的农作物新品种和健康、 专用的动物新品种,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质量效益。
0 Q- d* `! i- s5 U: G六是坚持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中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。在扩大农业对 外开放中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的能力,坚持“引进来”和“走出去” 相结合,实现优势互补,保障国内供给和产业安全,提升我国农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。 ( q2 @3 v8 R; c0 L$ l, `3 {
6、对策措施 我们要从我国国情和农业发展实际出发,突出重点,强化政策措施,扎实推进农业现代
2 T4 C* q( c! w9 _# j% [( [2 U化。
/ D1 O3 B ^6 ~' f& F; Z2 K; n- o首先,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。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重点,实施全国 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;在全国范围内划定永久基本农田,实施最严格保护;建立和 完善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机制,调动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。 3 W9 H0 `* z# ^" T* w
其次,加快农业科技进步,大幅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。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,深入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,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,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,加 强农业科技创新,强化技术集成配套,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。
) {( h, F2 N/ u) _& j" }& \再次,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。要大力推进人才强农战略,强化农民职业培训, 着力培育一大批种养业能手、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。同时,多渠道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的经营主体,发展种养业大户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。
! B- y0 T' N% q. k; D最后,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。要大力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,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 域规划,形成优势突出、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;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、规模化种养,提 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水平;大力发展设施农业,加大投入力度,研发、推广先进适用设施农 业技术,支持企业和农户发展设施农业;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, 培育一批国内外公认的农产品知名品牌。
) o5 I+ f* N+ K6 n4 t4 H( [ + S% H$ k6 x3 n1 A; ^
; H3 D. b9 k& ~- ]; v( c
7、参考范文
/ x8 I. i. g, X/ S5 G" n. T$ h) j8 P$ T
2 C3 g( U* t6 L, P2 C$ T " p$ u+ G! Q. M' a3 Z
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业兴、人心稳、天下安 : R. C2 e. F( z+ j0 `( ^
: u: N7 {: t9 H) {
M, |+ ^& w a. A9 r& Q胡锦涛同志在河北考察农村工作时指出,农业始终是我们国家安天下、稳民心的战略产 业。发展现代农业,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、繁荣农村经济的首要任务。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 发展已有了很大进步,特别是连续几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落实,更是为农业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。但农业经营比较分散、农产品结构不合理、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,农业 基础仍然脆弱。落实胡锦涛同志的要求,推动现代农业科学发展,进一步构筑农业兴、人心 稳、天下安的基础,是“十二五”时期一项战略课题。
4 p. d6 @) e- P管子说:“凡治国之道,必先富民。”要想国家安定兴盛,必须让人民生活富裕;而现阶 段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,城市居民收入水平高于农村民民,农民从改革发展中受益较 少。而农村居民仍然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,对整个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。要让农民更加 富裕、对生活幸福程度更加满意,从而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民成为我国社会稳定的支撑 力量,就要针对问题症结,解决好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效益的矛盾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提 高农业效益,促进农民增收。
6 X4 T7 W) _" u0 I加快发展现代农业,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坚持工业反哺农业、城市支持农 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,,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,保障国家粮食安全,增加农民 收入,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。为此,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。 % e& B8 E, a' {' O5 ~% B
一是坚持在城乡统筹中不断夯实农业基础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,不断加大以工补 农、以城带乡的力度,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,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、公共 服务向农村覆盖、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,借助工业化、城镇化的力量推进农业现代化,逐步 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,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。 , T. U# E# s4 X. K& c" V7 b
二是坚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。大力加强高标准农 田、农田小型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尤其要提高粮 食综合生产能力。 ) V' |8 t* w5 \
三是坚持把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作为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。积极推进区域结构、 产业结构、产品结构调整,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,确保总量平衡和品种结构平衡,确保农产 品质量安全,提高农业效益,增加农民收入。 3 }+ X* g8 w$ V8 t$ [
四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不断提高标准化、专业化、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。加强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,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,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, 加大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,促进资源高效永续利用。
1 G2 @& ?2 F9 j& O3 B8 z/ }五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,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。依靠高科技改造传统农业, 用先进技术装备农业,大力发展现代种业,培育优质、高产、安全的农作物新品种和健康、 专用的动物新品种,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质量效益。
8 Q6 d- ~' z! n* M- `8 L% j发展现代农业,还要突出重点,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。区别于传统农业,现代农业有 五大主要特性:规模化、集约化、标准化、商品化、产业化。优势特色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 的重要产业支撑。通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,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,是现阶段推 动现代农业发展最现实、最有效的途径。 1 ?- i2 a" J5 w$ K- D5 v
“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。”加快实现农业的现代化,促进农业效益提 升、农民增收和富裕,一定会带来整个国家的现代化,在繁荣稳定中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 面! |